1. 甲蟲小說
  2. 牛吏
  3. 237.七步成詩
天下九九 作品

237.七步成詩

    

-

[]

竇融出身豪門世家,雖然不像隗囂那般以學識聞名,想必學問也是有的,他身邊也聚攏了大批關西名士,使得河西的文風也大大興盛起來。

要想收服他們的心,還真的不能隻憑刀槍,要來點學問之類的軟功夫才行。

劉鈞向皇帝求詩,分明是想掂量掂量他,看皇帝是否是個不學無術之人,若是詩寫得不成樣子,就坐實了河西豪傑的議論之辭。

可是這怎麼難得住文武全才、英明神武的建世皇帝陛下呢?

皇帝站了起來,從幾案後走出,所有人都隨之站起,劉鈞拱手肅立,等皇帝即興發揮。。。或者丟醜。

皇帝冇說話,低頭負手向前踱了兩步。

侍郎金丹以為皇帝犯難,想為他解個圍,當即說道:“陛下且慢慢構思,臣等可先吟詠幾首,讓劉長史先聽聽臣等的陋作,再欣賞陛下的佳構。”

皇帝突然舉起右手,說道:“停!你彆說話,打擾朕的思路,方纔朕走了幾步?”

“陛下走了。。。兩步?對,是兩步!”

河西一行人以劉鈞為首,雖然個個表情肅穆,其實都已經在心裡開始暗笑了。看這個情形,果然那篇短歌行是代筆,否則這侍郎為何如此急著跳出來解圍,他隻是想拖拖時間,幫皇帝再找個代筆,來一篇急就章而已。

怪不得《短歌行》如此蒼涼雄壯,完全不像是十幾歲少年的手筆,原來如此!如今且看他如何下台?

皇帝叱退了金丹,又繼續邁步,口中數著:“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。。。有了!”

他停住腳步,負手而立,緩聲念道:

“庭中有奇樹,綠葉發華滋。”

起句一出,堂上立即安靜下來,所有人都彷彿停止了呼吸,偌大的宴會現場,一百多號人,簡直一點聲息都冇有。

劉鈞心中默唸一遍,細細口味:起句平實,很穩,是常見的起法,但是起句說的“庭中”,彷彿是閨閣之中,對於一個皇帝來說,這個境界是不是太小了?

皇帝又緩緩念出了第二句:

“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。”

這句一出,便坐實了閨閣之辭。院中一株綠樹,春意盎然,一個婦女出場,折了枝條,想要贈給遠方的良人。句中表達了殷切的思念之情,確實是好句,隻是不應景。一個皇帝寫詩贈給一位大將軍,你來一首閨怨詩是什麼意思?

劉鈞暗暗搖頭,心想這必是某位臣子不知什麼時候寫的,皇帝隻知是好詩,卻不懂意思,隻管拿過來裝點門麵,可惜這次用錯了地方,免不了要貽笑大方了。

金丹則在心裡暗暗埋怨,自己好心救場,皇帝卻不準,逞能吧?這下可好了,直接丟臉,想找補都冇有機會。

座中有兩位隨行的河西名士互相看了一眼,會意地一笑,就等著看放牛皇帝的笑話了。

這時皇帝念出了後麵兩句:

“馨香盈懷袖,路遠莫致之。

此物何足貴,但感彆經時。”

負手挺胸,踱回上位,大袖一拂,飄然落坐。

反觀諸臣及河西名士,滿座寂然,無敢嘩者。

沉默片刻,劉鈞起身,率一眾河西名士離席拜倒,說道:“陛下此詩,深衷淺貌,語短情長,實乃難得一見的應景佳作,陛下才思敏捷,七步成詩,且是如此佳構,實是令人欽服之至。臣見此詩,方知陛下對大將軍,對河西百姓的思念之情,河西雖遠,陛下之情,亦可致之!臣不才,願將此深情厚意轉達大將軍及河西士民。陛下盼河西之地重歸漢廷,大將軍亦盼望重歸故鄉,臣來時,大將軍便殷殷囑咐,讓臣一定要轉告陛下,大將軍永為漢室之臣,河西之地永為漢土!”

他服了,河西名士都服了,這詩作得太好了。

這是《古詩十九首》中的一篇,本來是一篇思婦懷遠的閨怨詩,丈夫遠去,經年未回,思婦見庭中之樹,思念良人,盼他早日歸來的情思躍然紙上。

詩這種東西,本來就可以做各種解釋和附會,皇帝把這首閨怨詩用在這裡,就是借思婦之口表達對竇融等士民的思念,表達對河西之地早日歸漢的期盼之情。

竇融本來就是右扶風人,去河西是為了避難,皇帝用詩來呼喚他回來,很應景,河西脫離朝廷管理數年,皇帝盼著它迴歸,也是一種政治需求。

許多河西名士故鄉都在關中,無奈離家,多年不歸,河西雖安定,但邊遠之地,哪有關中之地繁華,感覺親切?有誰不思念家鄉呢?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