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甲蟲小說
  2. 牛吏
  3. 396.最後的路
天下九九 作品

396.最後的路

    

-

[]

建武漢漢忠將軍王常率軍八千,趕至襄城,正遇到新敗的潁川都尉侯進,雙方聯兵再進,向彈丸之地的襄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。

冇想到這座小城竟堅固異常,使王常侯進大軍受阻於襄城之外,而且不幸的是,在四天四夜的猛攻之後,敵軍來了援軍。

王常依舊不想放棄,因為襄城此時幾乎是潁川的中心,關係到整個潁川的戰局。王常還記得征南大將軍說過,他可以有五天時間,五天攻不破襄城,便要退兵定陵。

在第五天,王常集合了所有的力量,對這個小城發動最後一擊,妄圖一舉建功。但敵軍在援軍到來之後,士氣大振,幾乎進入了一種無敵的狀態。王常心有餘而力不足,再一次铩羽而歸。

這時斥侯來報,說是另一支援軍將要抵達襄城,離他們已隻有十餘裡。王常徹底絕望,當即率軍上船,順汝水急退,直奔定陵。而城中漢軍竟出來追擊,追在他們屁股後頭猛殺猛打。

王常狼狽退入定陵,剛剛進城,敵軍便抵達城下,雙方換了戰場,攻守轉換,又開始廝殺起來。

岑彭得到王常兵敗退走的訊息,再不猶豫,立即準備撤退。可是這五天的耽擱之後,戰場上形勢發生了大的變化。

東方傳來一個驚人的訊息,鄧奉的弟弟鄧終率一支偏師,占據了舞陽。

舞陽是澧水之畔的一座小城,正處在郾縣和葉縣之間,也就是說,鄧終率軍隔斷了岑彭的退兵之路,岑彭若想從水路退兵到郾城,必須要從舞陽打過去。

前麵是鄧奉軍隊,後麵是洛陽兵馬,與陽翟隔斷,與郾城隔斷,征南大軍似乎陷入了絕境。

岑彭一籌莫展之計,賈複主動請纓,“末將願領精騎三千,晝夜行軍,奪回舞陽,為大軍打通東進通道!”

岑彭道:“你奪回舞陽自然便好,可若是一時攻不下呢?又當如何?我軍困於城下,鄧終在內,鄧奉在外,兩下夾擊,足可陷我軍於萬劫不複之境地。”

賈複慨然道:“末將若攻不下舞陽,絕不活著回來!”

“君文,你的心意我都知道,我知你願為大漢去死,願為這六萬袍澤去死。如此忠勇,岑某佩服之極。”岑彭撫著他的背道:“可你不必去死,我們還有一條路,最後的路,這真的是最後的一條路。”

葉縣城外。

鄧奉望著孤城葉縣和浩浩澧水,說道:“岑君然也算當世名將,可終究棋差一招,不小心失了舞陽,如今進退無路,恐怕要折戟澧水了。”

董邯道:“可惜我等冇有船隻,否則便能封住水路,將他困死於葉縣!”

“無妨,隻要吾弟據住舞陽,岑彭有船又有何用?少不得在我等夾擊之下,喪身魚腹!”鄧奉雙唇緊抿,臉上的線條像刀削一樣,透著冷酷和決絕。

“劉文叔以為用南陽人便可奪回南陽,多麼可笑!南陽終究不姓劉!當年他們兄弟舉兵,使南陽遍地狼煙,豪門破家,百姓流離失所。吾以為天下大亂,南陽亦不能獨全,待到這一陣亂過去,也就該入治了。吾將大半南陽交予劉秀,冇想到竟有吳漢淩虐百姓之事,而劉秀亦不禁管。”

鄧奉麵容嚴肅地道:“我不能將南陽再送給劉文叔,他辜負了我。岑彭、賈複、王常、朱祐之流,雖皆是南陽人,可他們的心裡隻有天下,隻有功名,唯獨冇有南陽。”

董邯道:“將軍豈有意天下乎?邯願追隨將軍建功立業。”

鄧奉淡淡地道:“鄧奉隻願保鄉裡安寧,待到天下太平,便歸鄉讀書,與牛馬牧童為伴。”

“將軍之才,埋冇鄉裡,豈不可惜?”

“鄧奉不願為懲一已之才,使天下陷於兵火,這天下。。。讓他們姓劉的爭去吧!”

二人正在論天下大事,卻見從葉縣方向,駛下許多船隻,將士執弓弩立於船頭,麵向鄧奉、董邯軍的方向。

鄧奉道:“岑君然要逃了麼?他想來就來,想走就走,哪有那麼容易!”

鄧奉、董邯之兵在澧水南岸,岑彭之兵在水中船上,雙方隔著半條河對射,箭矢亂飛,互相殺傷。

戰了半晌,卻見對岸遠遠的有數千騎兵集結,之後一路向北狂奔而去了。

鄧奉驚道:“我知道了,他們要去昆陽!”

昆陽位於葉縣以北,襄城以南,滍水之畔,從昆陽可順滍水直下定陵、郾縣。

岑彭令王常奪襄城,若不成功,便退保定陵,扼守郾縣,便是為自己留了這最後的一條路。

潁川河流密佈,從北向南,汝水、滍水、澧水皆通郾縣。襄城在汝水畔,昆陽在滍水畔,舞陽在澧水之側,如今襄城、舞陽皆陷落,唯有昆陽在這兩水的夾縫之中,仍留了一條水路通向郾縣。

如今鄧奉、董邯無船,急切不能渡河,岑彭利用澧水阻住鄧董之軍,卻差賈複去取昆陽,蒐集船隻,為大軍下定陵做準備。

昆陽亦是征南大軍的糧草中轉站,若能從昆陽乘船而下,不僅速度快,而且可以帶上輜重,既減少損失,也免得受到缺糧之苦。

昆陽距葉縣隻有不足百裡,賈複率精騎狂奔一日便到了。於是安排船隻,裝運輜重,等待岑彭大軍抵達。

鄧奉眼睜睜地看著岑彭大軍向北轉移,卻因一條澧水在前而無法阻止,不禁歎道:“天不滅岑君然,奉豈可逆天乎?”

鄧奉停止了追擊,進據葉縣,守住了南陽東北部門戶。如今在南陽郡,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麵:鄧奉占據南陽南部及東北的大部分地區;仇誌占領宛城及南陽西部大半;而楚黎王秦豐則在南陽西南一隅,構築了一條山都至鄧縣的防線,又拱衛他的老巢黎丘一帶。

南陽是三足鼎立,潁川則是二虎爭食。

岑彭率軍從昆陽撤至定陵、郾縣,據住了這兩座城,拱衛了汝南的安全,來歙還在陽翟緊守,潁川東南大多在建武漢控製下,潁川西北則歸入建世漢的治下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