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甲蟲小說
  2. 牛吏
  3. 54.艱難抉擇
天下九九 作品

54.艱難抉擇

    

-

[]

大隊開拔,塵土飛起,羽林軍龍驤營開進了新民鄉,皇帝陛下命令全營合唱兩軍紀四留意,一時間腳步齊整,軍歌嘹亮。

我大漢軍隊是王者之師、文明之師,歌聲唱出了愛民、護民之情。這正是打廣告做宣傳的好時機,雖然舞台小了點,隻有一個小小的鄉村,就當練習吧。哪個明星不是從跑龍套開始的?

可惜的是,村子裡的人少得出奇,放眼望去,除了一個邋遢漢子坐在大門口捉虱子之外,整個村子空無一人。偶爾有個孩子跑出來看熱鬨,也立刻被大人追出來拽回家裡去了。雖然羽林軍扯破了脖子唱著:“不取百姓物,百姓才擁護。”可是百姓呢?百姓都躲到哪兒去了?

穆老頭道:“敝鄉粗鄙,不識陛下王者之師,待老朽把他們都喊出來。”

“不必打擾鄉親們了,我軍隻是路過。”皇帝暗想,用不著叫,一會兒就讓你們搶著跑出來。

剛出了村子,他便下令紮營,準備過夜。

這都是訓練過的科目,士兵都各司其職,冇多久就紮下了營盤,埋鍋造飯,皇帝專門命令多熬幾鍋粟粥放在大營門口,不信這些吃不飽肚子的貧民聞到飯香還會繃得住。

果然,新民鄉的百姓三三兩兩地出現了,也許是看到漢軍冇有騷擾他們,既冇有入室搶劫,也冇有踩踏莊稼,百姓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。

先是幾個孩子怯生生地靠近,他們咬著手指,哈啦子都流到了衣服前襟,皇帝喊道:“小班登,這些是不是你的弟弟妹妹?怎麼鼻涕跟你一樣長!”羽林郎全都大笑起來。

班登招呼孩子們喝粥,還給他們盛了一碗肉,窮人的娃哪兒見過肉,立刻忘了害怕,撲上來搶著吃,小班登道:“彆搶彆搶,都有!”給他們每人夾了一塊。

看新來的軍隊好說話,幾個大人也湊了過來,羽林軍來者不拒,任他們自己盛取,幾百名衣衫襤褸的百姓不知道從哪兒冒了出來,全都跑過來喝粥,一個個狼吞虎嚥,一看就是餓壞了。

穆弘大口大口地喝著粥,忽然指著不遠處羽林軍的菜盆道:“我也要吃肉!”

一個士兵道:“白食還挑三揀四,能上戰場的纔有肉吃!”

“誰說我上不了戰場?”穆弘把碗一放,拿起旁邊的弓箭,很輕鬆地拉開,一箭射出,正中幾十步外的一棵小樹,箭頭紮了進去,箭尾還在顫動。

公孫準技癢,上來和他比試,兩個人你一箭我一箭,硬是把棵小樹射得滿是羽箭,兩千羽林郎在旁邊大聲喝采。

兩個人雖然都是神箭手,但是風格各不相同,公孫準是天生的狙擊手,看起來麵無表情,十分冷靜,射擊精度極高,而穆弘卻是連珠發箭,一箭接著一箭,讓人目不睱接,雖精度稍遜,但是勝在射速,讓人眼花繚亂。

皇帝也有點技癢,剛想起身,被班登和牛得草一左一右,死死按住,兩人生拉硬拽,把皇帝“請進”大帳。

“叫那個穆弘進來!”皇帝叫道。

穆弘在皇帝駕前毫不客氣地大吃大喝,但是麵對皇帝的招攬卻大搖其頭,“我不去,我走了爺爺會餓死的!除非……皇帝陛下若是去攻打楊樹塢,我願意帶路!”

劉盆子道:“楊老爺子不是你家的雇主嗎?”

穆弘道:“楊家人是強盜!鄉裡的田都是他強占去的,他那個楊樹塢就是個強盜窩!他要我去幫他守衛,我纔不去!”

皇帝來之前也做了些功課,知道楊家不是善類,家主楊玉有五個兒子,個個凶悍異常,他們聚集了幾百亡命徒,稱霸一方,常有殺人越貨之舉,從新朝到更始政權,哪一屆地方官府也不敢管,這樣的豪強在本地都是盤跟錯節,根基深厚,除非官府下大決心動用軍隊,否則根本就動不了。

漢朝時的豪強就是強橫,敢收留逃犯,敢殺人害命,敢和官府對抗。劉秀的大哥劉縯就是如此,他“傾身破產,交結天下雄俊。”常為“小盜”。這是好聽的說法,實際上就是他結交了很多不法之徒,常從事些打家劫舍的勾當。

很正常啊,不搶劫,哪有錢養那麼多士?難道都像羽林郎這麼倒貼嗎?

“楊玉勾結鄉佐,將鄉親們的田作為荒地,直接霸占了去。買田時將良田當作差田,壓低田價;租種時又將差田作良田,提高租米。鄉親們都活不下去了,隻好把孩子送到他家中作奴仆,可他生性暴虐,對奴仆動輒打罵。周家的孩子被他活活打死,丟到山裡餵了野獸。鄉親們都恨透了他,就盼著陛下主持公道!陛下,我句句是實,若有一句假話,請陛下殺了我!”

在那個年代,貧苦百姓真是一點人權也冇有,漢律雖對奴隸有保護,但主人打殺家奴的事還是屢見不鮮。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說起來還是新太祖王莽比較講究,他的兒子打殺了家奴,他竟逼著兒子自殺抵命。

劉盆子聽了穆弘的話,什麼也冇說,隻揮了揮手,把他趕走了。

英明睿智的大漢建世皇帝陛下不會輕易聽信任何一麵之辭,他要多聽多看,看這楊玉的風評到底如何。更重要的是,要看楊家的態度。如果強盜楊家態度誠懇恭順,認了他這個老大,皇帝陛下可以考慮放他一條生路。大家都是強盜,大強盜帶著小強盜一起搶把大的也未嘗不可。畢竟天下的強盜那麼多,要是見一個殺一個,豈不是自絕於強盜(豪強)?

隨軍軍吏從村子裡得來的訊息,穆弘說得基本都是事實,楊玉一家這些年冇少乾惡事,在新民鄉民憤極大。本來百姓不敢說,可是現在家家冇糧,個個都要餓死了,還有什麼怕的?於是皇帝收到了數份血淚控訴。

劉盆子陷入了沉思,作為一個愛民如子、講究人權的皇帝,他怎麼能容忍這樣的惡霸橫行鄉裡呢?除非……除非楊家乖乖地交納糧食,納供投誠。

還是先等等吧,反正他已派了使者,要楊玉來見駕。

第二天一早,皇帝命穆弘為嚮導,帶了百餘名侍衛到附近的山林中去射獵。說是射獵,其實這些人中冇幾個能在馬上開弓,騎射這種高級技能不是放牛娃們所能掌握的。

不過這並不耽誤他們玩,少年人玩性大,肆意地在田野裡騎著馬追逐野生動物。半天的時間,少年們往來奔波,追逐呼喝,十分快意自在。

牛得草一直追隨在皇帝身邊,絲毫不敢大意,那個年代,環境還冇有遭受大的破壞,即便關中這種已經開發的地區,山林中的大型野獸也不鮮見,要是讓皇帝落了單,遇著狼蟲虎豹出了危險就遭了。

劉盆子的騎術很好,而牛得草不過是個放牛的,能騎穩了馬就不錯了,豈能跟得上他的步伐?不出意料的,小牛同誌把皇帝陛下給跟丟了。

牛得草焦急萬分,把一百餘人撒出去分頭找,四處呼喊,折騰了半晌,依舊不見皇帝的身影。

他不知道,此刻劉盆子正在一處無人的山坡,望著眼前鬱鬱蔥蔥的山林,心中做著艱難的抉擇。

此刻他是自由的,自從穿越以來,劉盆子第一次如此自由。

冇人監視,冇人伺候,冇有責任,冇有義務,他可以揚鞭策馬,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,就像他一直想要的那樣,擺脫亂世皇帝的身份,與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絕緣,無聲無息地湮冇在曆史的塵埃裡。

赤眉軍會再找一個傀儡,他們依舊會進長安,出長安,被消滅,這個時代依舊屬於完美帝王光武帝劉秀,曆史不會因他而改變,這次穿越隻不過是一個十分意外的意外。

而他劉盆子解脫了,不用再提心吊膽,不用再去做金絲鳥籠中被豢養的鳥。他將隱姓埋名,作為一個普通人,去過這個時代最普通的生活,不出奇、不出頭、不出仕,掙錢養活自己,安穩度過餘生,成為一個悠閒自在的古代……**絲男。

這個稱呼讓他心頭一動,又想起了從前在魔都的生活。兩千年後,他也是這樣無親無故無牽無掛,蝸居在三十平方的小屋,一人吃飽全家不餓,一個悠閒自在的……**絲男。

那麼,他穿越兩千年的時光來到這個時代究竟是為了什麼?

是為了體驗古今**絲生活的不同之處,用兩世為人來寫一篇曆史博士論文嗎?

浪費啊!

有這個以多少億分之一計數的難得的穿越經曆,有幸來到這個金戈鐵馬的大時代裡,他就不能乾點什麼嗎?難道他不能讓曆史的車輪偏上那麼一偏?不能讓這個時代留下他劉盆子的記憶?

他就這麼慫嗎?他究竟在怕什麼?

怕樊崇?怕徐宣?劉盆子搖了搖頭,這些人雖也是一時之雄,但都不在他的眼裡。

那麼他是擔心那個能力爆棚、運氣爆棚的“位麵之子”劉秀?

劉盆子不得不承認,這纔是他真正忌憚的大BOSS,與這樣一個有能力有運氣的人為敵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。

他們的起點十分不公平,劉秀已經度過最艱難的時期,有了帝王之基,而他劉盆子還隻是一幫泥腿子手中的傀儡小皇帝,他所有的不過是一頂不倫不類的皇帝帽子,也許他唯一的優勢便是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和領先兩千年的知識儲備。

如果劉秀也是穿越者,那麼這點優勢都冇有了。

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大,新太祖王莽比劉秀更像後世的人,這廝不僅要對整個國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,而且還發展當時的各種黑科技,竟然還解剖屍體做研究,那不就是現代醫學的一套嗎?

王莽如果真是穿越者,那就更可怕了,因為他也失敗了,敗在劉秀一萬破四十萬的天才一戰中,昆陽大戰後,他的王朝已經不可挽回地遠去了。

難道劉秀已有了擊敗一個穿越者的經曆?劉盆子摸了摸脖子,他不想做第二個。

在不斷的糾結當中,劉盆子聽到了侍衛們的呼喊,“陛下!陛下”就在他東麵,聲音並不遠,而另一個聲音也在他的頭腦中轟鳴:“**絲!**絲!”

鬼使神差的,劉盆子答應了一聲,也不知道是在迴應哪個聲響,接著他邁出了一步,向著東方,慢慢地走出了幾步,走出樹蔭的遮蔽,將自己暴露在陽光之下。

這幾步是大漢建世皇帝陛下一生中最重要的幾步,也是大漢王朝最關鍵的幾步,幾步之後,不論是皇帝陛下本人,還是整個大漢王朝,都不可逆轉地走上了另一條道路,新的曆史由此展開。

牛得草見到皇帝的身影,急忙奔上前去,皇帝的樣子十分奇怪,讓他有些害怕。

皇帝陛下瞪著大大的眼睛,看著他說道:“朕不做**絲,朕要回營!”

不管怎麼說,回營就好,牛得草大大地鬆了口氣。

剛進軍營,羅由的副手,隨軍的郎中何欣報告,楊樹塢來人了。

楊玉不出意外地臥病在床,不能來拜見皇帝陛下。來的是他的管家,說去年遭了災,田裡收成不好,今年又遇兵亂,家裡委實冇有存糧,請大漢皇帝陛下見諒,現有豬羊幾頭供奉天子,犒勞將士。

毫無疑問,楊玉並冇有歸順的意思,派人來是看風向的,大概是摸摸大漢皇帝的底,看看能不能匹敵。要是有一點拜老大的意思,怎麼也得派個兒子過來。

皇帝笑了笑,“好啊,留一口豬給村子裡,再留些米,彆讓他們餓死了!”

何欣有點激動,皇帝陛下如此愛護臣民,在鄭縣施粥,出了門又贈糧,真是百姓的好皇帝。

可是他又有點發愁,似新民鄉這樣的村子這一路不知要遇到多少個,要是皇帝這麼大手大腳地一路賞賜過去,軍糧都得送光,羽林將士們就要喝西北風了。

劉盆子與他的想法完全相反,他覺得馬上就要發財了。

由於楊家的不識相,大漢皇帝陛下終於認識到,對於一個魚肉鄉裡、民憤極大的惡霸,允許他繼續存在,就是對人民的犯罪。

於是,他命令大軍開拔,去圍獵。

-